《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1、聋儿能够学会聆听吗?
“聋”即听力出现障碍,就是听不见或者听不清声音。既然是听力出现问题,对于聋儿来说怎么可能学习聆听呢?事实上,聋儿是可以学会聆听的,并且可以通过听来学习语言。一方面,让听障儿童学会聆听是有可能的。绝大多数听障儿童仍具有不同程度的残余听力,通过配戴助听器,聋儿可以得到适当的听觉补偿,为其学习聆听提供物质基础。随着助听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即便是深度耳聋或全聋的孩子,也可以通过人工耳蜗植入进行听觉重建,使得更多的聋儿可以通过听觉来学习语言。另一方面,聆听是需要学习的。聋儿通过助听设备虽然具备了对声音的感受能力,但并不表示他就能听懂声音。对声音的认识能力,是后天学习的。它包括对声音的感知、搜寻、分析、综合、辨别、鉴赏、评价、回味、联想、储存等方面的能力,需要在训练和使用过程中获得并提高。这种听觉能力与人的大脑有紧密联系,与人们的知识和经验有关,也与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有关。因此,聋儿通过有针对性的听觉训练,是可以学会聆听的,其听觉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
2、人的听觉能力是如何发展的?
人在出生时就已经具备明显的听觉能力。有研究表明,尚未出生的胎儿就有了明显的听觉反应。新生儿不仅能够听见声音,还能区分声音的高低、强弱、品质和持续时间。还有人发现,新生儿在听成人说话时,能准确地使自己的身体运动或动作的节律与成人语言的节奏相吻合,这种对人类语言的同步反应能力能够激发父母与婴儿进行“语言交往”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为儿童学习和掌握语言提供良好环境。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听觉的敏感性、语音听觉功能以及音乐感知能力也不断提高。研究表明,在12~13岁以前,儿童的听觉敏感性一直在增长,成年以后听力就逐渐有所下降,年老时,高频部分的听力逐渐丧失。
心理学家把婴幼儿听觉发展描述为以下过程:
1~2个月:在睡眠中突然听到声音会出现惊跳反射、上下肢抖动。
3个月:开始出现区别不同声音的能力和情绪反应。如喜欢听音乐、对妈妈声音特别敏感。
4个月:开始寻找声源,出现听觉注意。
5个月:能感知熟悉的声音,习惯言语声。
6个月:呼唤时能面向发声方向,出现听觉定向。
7个月:开始注意说话者的口型,有了言语听觉。
8个月:开始对声音进行自我调节。
9个月:开始“懂话”。
10个月:能利用听觉模仿学习语言,学习说话。
11个月:可以随着音乐摆手,出现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12个月:能寻找视野以外的声音,主动听取声音的能力大大增强。
1岁~1岁半:能寻找隔壁房间的声音,询问熟悉的画面名称,对语言的理解逐渐增多,从听词和短语发展到听简单句和较长的句子,并开始喜欢听有简单情节的故事。
2岁:理解语言记忆进一步增多,表达能力有了发展,开始有简单的对话能力,能按要求干力所能及的事。
3~4岁:听觉记忆增强,能依次说出物体的名称,开始学习简单的常见字词。
5岁:听觉悟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能力大大提高,为6岁读书、识字、进入小学做准备。
听觉对声音的认识是有一定规律的,可以分为听觉察知、听觉注意、听觉定向、听觉辨别、听觉记忆、听觉选择和听觉反馈,最后形成听觉概念,对声音信息做出正确的反应。这几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在康复训练中应有意识培养孩子这些方面的能力:
听觉察知
就是判断声音的有无,是人耳对不同频率,不同音强,不同音色声音的感受能力。
听觉注意
是一种与听觉有关的心理活动,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心理需要而对声音倾注、聆听的活动,它是建立在听觉察知基础之上,并且这种声音只有对听者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意义,才会产生听觉注意。聋儿因为对声音知之甚少,而且缺乏对声音意义的认识,因此常常是听而不闻,需要训练者将声音与其意义联系起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聆听的兴趣和习惯。
听觉定向
就是辨别声音的方向,即寻找声源的一种能力,双耳听力的存在对听觉定向有很大的作用。这种能力需要建立在听觉感知和听觉注意的基础之上。
听觉识别
是区别声音异同的一种能力。它需要有关感官的参与和大脑分析综合的作用。聋儿听觉识别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听觉察知、注意、定向等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丰富聋儿的听觉经验。帮助聋儿学会把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及其不同的相关事物联系起来。建立听觉不同的表象,是培养听觉识别能力的基本任务。
听觉记忆
是在辨别声音的基础上,声音信号在大脑中的储存。
听觉选择
是在两种以上的声音中,或者在噪音环境中,选择性听取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或有吸引力的声音的一种能力。
听觉反馈
是人们听到声音或语言后出现的一种自我调节反应,例如:在噪声环境中提高嗓门说话,或模仿发音时,不断通过听觉反馈自我调节,直到准确无误地发音为止。聋儿听觉反馈对于学习有声语言,克服言语发音不清等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听觉概念
是在以上各个阶段的基础上,经过大脑的思维活动,对声音信号所反映出的事物本质的认识。
3、听觉训练的目的是什么?
听觉训练的目的是在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的情况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听觉功能训练,帮助聋儿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己的残余听力或重建听觉系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培养聋儿感受、辨别、记忆和理解声音的能力,进而获得有声语言。
4、应选择哪些声音进行听觉训练呢?
一般来说,生活中的所有声音都可以作为听觉训练的内容。包括环境声,如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动物叫声、交通工具声、物品声、人体声等;音乐声,如不同节奏、旋律、情绪的音乐,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等;语言声,如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句子、段落、音素等。根据聋儿听觉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声音材料的选择也有所区别。由于听觉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聋儿获得有声语言,关键是让聋儿获得对语言的察知、区分、识别和理解的技能。因此,语言声是听觉训练的重点内容。
5、如何为聋儿设计听觉训练课程?
为聋儿设计适合的、有效的听觉训练课程,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
5.1听觉技能水平
为聋儿设计听觉训练计划时,应考虑儿童听觉技能的发展水平,不同技能水平的训练重点有所不同,一般将聋儿的听觉能力分为以下的四种水平:
听觉察知水平:听觉察知是感知声音有无的能力,是指当声音存在时聋儿能够对声音做出反应,并将注意力集中于存在的声音上,而没有声音时不做出反应的能力。
配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的孩子对声音做出的反应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转头寻找声源,停下正在进行的活动注意声音,突然变得安静等等,都是对声音的反应行为。在这一阶段听觉训练的任务是通过多种活动让聋儿能够感知声音的存在,对声音做出反应,养成注意聆听的习惯,并学会寻找声源,判断声源的位置等。
听觉区分水平:听觉区分是区分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音异同的能力。指聋儿能对不同的声音做出不同的反应,能够分辨出两个声音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区分声音异同的能力是识别和理解声音的基础,也是利用听觉矫正错误发音的基础。这一个阶段主要训练孩子听多种多样的声音,并练习对声音的异同做出反应,比如通过听来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
听觉识别水平:听觉识别是指能够把声音与实际事物相结合的能力,能够标记声音信号,例如模仿、指出或写出所听到的语言或环境声音。识别水平的训练要让聋儿了解周围的每一个事物都有一个以声音形式呈现的名称,通过训练让孩子熟悉并记忆这些声音信号。包括超音节识别和音节识别的训练,超音节识别是指语言的韵律(包括声音大小、高低、长短、强弱、快慢),不同的语调如男声、女声、小孩声等的识别,还包括生气、伤心、高兴的语气等;音节识别的训练包括指认或模仿不同或相似的词语、短句、节奏等。这个水平的孩子可以模仿别人的话,但是并不理解言语的真正含义。
听觉理解水平:能够理解言语的能力。表现为能够回答问题,能听从语言的命令或者是能参与交谈。在理解水平阶段的聋儿,其对语音的反应与其它水平的聋儿对声音的反应有质的不同。这一阶段的训练不仅要提高听觉技能水平,还要学习有关词法和语法的知识,主要帮助聋儿理解语言。比如:训练孩子听懂一些熟悉的日常用语和单一的指令,继而听懂多项指令,学会在听懂的基础上回答问题,并训练聋儿通过听来学习和交往。
5.2训练重点
在听觉训练活动中应包括两个方面的重点,即注重言语细节的听觉训练和注重言语理解的听觉训练,二者相互联系,不能偏废。前者主要训练聋儿对语音的分辨能力,往往把言语信号割裂成单一的音节或音素进行分辨,比如让聋儿辨别“妈”和“猫”,而不是让孩子去理解二者的含义,这样的训练注重声学上的特点,聋儿可以通过训练获得对言语细节的辨听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真正的交往活动中,使其在交往中获得更为准确的信息。后者则注重训练孩子听觉理解技巧,比如,通过上下文的关系理解语言的大体含义。这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活动设计时应从注重单一的细节训练逐渐转向注重理解语言信息要点的训练。每一个听觉训练活动都应该遵循这个原则。
5.3活动类型
听觉训练活动包括专门的听觉训练和渗透性的听觉训练,专门的听觉训练是在一天当中安排专门的时间,采取一对一或者小组的方式,根据一定的训练计划和内容进行的训练。渗透性的训练是渗透在日常生活当中的练习,是与其他的活动相结合的训练活动,将专门的训练与日常活动的练习相结合能够更快地提高聋儿运用听进行交往的能力。如果聋儿的年龄很小,则要更多地采用非正式的听觉训练方式。
5.4活动难度
听觉训练应该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考虑活动任务难易程度见表1。
表1 听觉训练的内容及难易程度
|
易 |
难 |
训练项目 |
封闭式 |
开放式 |
训练材料 |
词汇 |
复杂句子 |
听辨内容的相似程度 |
差异 |
相似 |
语境的相关性 |
高 |
低 |
训练任务 |
有结构 |
随机 |
信噪比 |
好 |
不好 |
根据难易度设计聋儿听觉训练的活动,不断使活动由易到难,提高聋儿的听觉技能。
6、听觉训练应采取哪些内容和方法?
在进行听觉训练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保证孩子良好的助听效果,检查助听设备的工作状况。如电池是否有电?是否正常工作?最好让聋儿醒来后就配戴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专门的听觉训练应该时,训练者应坐在孩子听力补偿教好的一侧,距离保持在1米以内。所有的语言应温和、自然、语调富于变化。
6.1建立声音的意识,培养聆听习惯
利用视觉和触觉感受声音的振动,以此感知声音的存在:例如,用手感受录音机响起时外壳的振动,声响消失后振动也消失。在一面鼓上放黄豆或米粒,敲鼓时,让聋儿看黄豆和米粒在鼓面上跳动。
引导聋儿在生活中随时发现并注意声音的存在:比如,流水声、炒菜声、打雷声、下雨声、汽车声等等,尤其是听力补偿较好或植入人工耳蜗的聋儿,他们能听到的声音比我们想像的要多,要引导孩子去认识和了解,让孩子意识到我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用手指耳朵示意孩子认真听的手势可以把聋儿的注意力集中在耳朵接收到的声音上,当声音出现时,教师或家长应辅之以新奇、高兴、愉悦的表情。
利用音乐刺激培养聋儿听的兴趣:在轻快、优美的音乐声中让聋儿感受到声音的美妙,从而培养听的兴趣,建立起听觉意识。例如,利用符合儿童特点的简单明快、节奏鲜明的乐曲,让聋儿跟随音乐做拍手、点头、跺脚、走路、跳跃等动作。
6.2判断声音的有无
训练聋儿对环境声做出反应:例如,利用鼓、录音机或其他声响玩具做游戏,在没有视觉的帮助下,当听到声音响起,做出走、跑、跳或其他有趣的动作,声音停止时,做睡觉、蹲下或其他静止的动作。教师或家长应先做出示范,并提示聋儿注意听。此活动可用作集体听觉训练活动。
训练孩子对语言做出反应:教师或家长模仿动物、交通工具的声音,让聋儿听到声音后做出相应动作,例如,老师把一辆小汽车放在桌上,用手拿好,嘴里模仿小汽车“嘀嘀”的声音,随即推出小汽车。如此反复几次,然后,让聋儿拿着小汽车,听到老师发音后,推出汽车。游戏可更换为火车、飞机、自行车等物品,让聋儿听到更丰富的声音,并可以观察他对各频率声音的感受情况。此活动可用作个体的听觉训练。
6.3辨音练习
训练聋儿区分和识别不同的声响,让聋儿体会各种环境声音、语音是有差别的,而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意义,引导其学会对不同的声音做出不同的反应。
6.3.1辨别不同特性声音的练习
听辨声音的长短:用火车和摩托车两个玩具给聋儿演示:听到“呜——”长音时,推火车,听到“突、突、突”短音时,推摩托车。聋儿理解以后,让他自己做。
听辨声音的大小:如给聋儿两辆汽车,一个大,一个小,让聋儿听到大的声音开大汽车,听到小的声音开小汽车。所用教具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和更换。教师和家长可以先做示范。
听辨声音的高低:如玩“狗熊和蜜蜂”的游戏,用钢琴的低音区代表狗熊,高音区代表蜜蜂,听到不同的声音就模仿不同动物的形象。再如分辨不同频率的乐器声(鼓、木鱼、碰钟),先让聋儿边听边看,熟悉乐器的声音,通过听觉辨别拿出相应的乐器。
听辨声音的快慢和节奏:如让聋儿听声音(鼓声、拍手声或音乐)模仿小动物走路,听到慢节奏的声音学乌龟爬,听到快节奏的声音学小兔跳。
综合以上声音特征的听辨:如:分辨不同动物的叫声,在“给小动物喂食”的游戏中教师或家长模仿动物的叫声,听到不同的声音,给相应的动物喂食。
6.3.2辨别音素的练习
音素包括元音和辅音两种,元音比辅音易于听辨,进行音素听辨练习时应根据聋儿的听力补偿状况选择练习内容,听力损失严重而补偿效果不理想的聋儿,可以选择一些差异较大的音素进行听辨;听力补偿效果好的聋儿(如人工耳蜗的使用者),可以让其辨听各种音素,但要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如先进行元音的听辨,再进行辅音的听辨;先听辨差异显著的,再听辨相似的音。另外,音素听辨的练习应把音素放到有意义的词语中进行,如区分元音a、o、ao,可以让聋儿听辨词语“妈、摸、猫”。
6.3.3辨别声调的练习
汉语的声调具有区分语意的作用,但由于四个声调之间的频率的差异很小,所以对于大多数聋儿来说,声调的听辨是很困难的,不能要求聋儿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声调的听辨也应该与有意义的词语相结合进行听辨练习,如让聋儿听辨“猫”和“帽”来区分一声和四声。
音素和声调的练习对聋儿来说比较困难,甚至比语词的听辨还不易掌握,所以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聋儿的听力状况设计适合的目标。
6.4建立在语言学习基础上的听辨练习
听觉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让聋儿获得言语交往的能力,与语言的学习密切联系。在听觉训练中,语言的听辨是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应把语词的听辨练习与语词的学习相结合。
6.4.1词汇的辨听:将词汇作为关键词放在句子当中进行听辨,如“请把汽车给我”、“请把飞机给我。”关键词是“汽车”、“飞机”。刚开始的时候,可以重读关键词语加以强调,待孩子熟悉活动后就以自然的语言表述;等聋儿掌握一项关键词的辨听后就增加关键词的数量,如“请把火车和摩托车给我”。如在“开商店”的游戏中,桌上摆出孩子熟悉的商品,老师或家长扮演顾客,聋儿做售货员。老师说出所要购买物品的名称,让聋儿听到后拿出来。刚开始时,孩子面前摆放的物品不宜过多,教师或家长说带有一个关键词的句子,如“我要买苹果”、“我要买香蕉”,进而增加关键词数量,如“我要买三个苹果”,“我要买三个苹果和五个香蕉”。如前所述,要根据聋儿的掌握程度不断增加活动难度,提高聋儿听力技巧。
6.4.2句子的辨听:如让聋儿通过听句子指认正确的图片。
句子的听辨练习,在材料选择上应避免只通过关键词就能够判断的材料,例如“妈妈在织毛衣”、“妈妈在看电视”,这样的句子孩子只需要听到“毛衣”和“电视”就能够正确判断,实际还是词汇水平的听辨练习。
6.4.3成段语言的辨听:可利用孩子熟悉的故事进行辨听。
6.4.4语言交流中的辨听:不但要求聋儿能够听到、听清、听懂,而且要求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表达。例如,用“猴子、长颈鹿、大象、公鸡、鱼、蝴蝶”的图片,让聋儿听到问题后,指出是哪一个并做回答。问题:谁的脖子长?谁的鼻子长?谁会游泳?谁会飞?谁会爬树?喔喔喔,谁在叫?
以上的辨听训练应根据聋儿的语言水平来设计。
7、听觉训练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7.1要让聋儿感受丰富多彩的声音,切忌单调的声音。
7.2听觉训练应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他们多听有意义的声音。
7.3听觉训练应和语言训练相结合,听觉训练的内容除了听自然的声响外,语言是最关键和重要的内容。
7.4听觉训练应采用游戏形式。
7.5听觉训练应每天进行。听觉训练和语言训练一样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在对聋儿刚开始进行康复训练时,可多安排一些听觉训练活动;当他学会聆听,能够较好地运用残余听力时,听觉训练的时间可减少一些,但不能完全取消,可以与语言教学灵活地结合起来。
7.6听觉训练要循序渐进,设定合理的阶段发展目标,要注意聋儿个体听力水平的差异。
纯声听力服务宗旨
诚信造福社会·用心服务客户·专业创造价值
河源助听器:河源大道南27号(河紫路口红绿灯处)
听力热线:0762-3323858
龙川助听器:文德一路30号(江湖渔道对面)
听力热线:0762-6752858 |